量化专题——backtrader多周期回测 01
在backtrader官网文档中,介绍了两种多周期回测方式,第一种是读入多周期的K线数据,第二种是对数据进行resample
。本文将对第一种方式进行介绍。
简述
有些策略会使用到多周期的数据,典型的应用为:
使用周线(大周期)数据判断趋势
使用日线(小周期)数据判断买卖点
这就需要同时读入多周期数据进行回测,backtrader
内置了对多周期策略回测的支持。
backtrader多周期回测规则
回测时需要遵循以下规则:
- 小周期数据必须被第一个加入到Cerebro实例中
在backtrader中,第一个被添加的数据将被作为时钟数据,因此需要将小周期数据首先添加到系统中,以使得小力度的时间都能被遍历到。
- 数据必须按照日期时间做好对齐,这样backtrader才能正确地使用数据
backtrader在回测过程中,不会对时间进行重新排序,只能按照整理好的数据顺序依次处理,因此需要将不同周期的数据都做好对齐。很幸运,从TuShare及BaoStock下载下来的不同周期的数据均做好对齐,可以直接使用,注意数据需要按时间升序组织。
- 大周期数据的使用会使得策略的最小周期变大。
如果要计算出技术指标的有效值,至少需要若干根K线数据,例如:计算5日均线,则至少需要前5根日K线,才能计算出第一个有效值,也就是至少经过5日,这里的5日就是backtrader里所指的最小周期。不同指标可能具有不同的最小周期,单周期回测时,策略的最小周期就是所有指标最小周期的最大值。而多周期回测中,最小周期则变得复杂。通常,要计算出大周期技术指标的有效值,策略的最小周期会变大,也就是回测开始后,要经过更多的K线来保证大周期技术指标能够计算出第一个有效值。
示例
为了演示多周期策略回测,本文使用以下方案:
策略将先读入日线数据,再读入周线数据。回测股票为000001平安银行,回测周期为2018年1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。
1 | # 加载数据 |
平安银行的日线及周线数据分别保存在目录 ‘./stk_data/d/sz.000001.csv’ 和 ‘./stk_data/w/sz.000001.csv’ 中,通过load_data方法先后读入日线和K线数据,保存在data_list之后,依次添加到cerebro中,等待系统回测。
买入条件:日MACD金叉、周RSI小于50;卖出条件:价格较最高收盘价回撤5%卖出。
在策略类的init方法中,定义所需的技术指标:
1 | def __init__(self): |
定义字典self.inds,来存储不同数据的技术指标。
定义self.orders,来存储特定股票的订单,key为股票的代码。
然后遍历所有的数据,将数据的订单先置为空,并且为每个数据创建字典,来存储技术指标。由于系统是先添加日线数据,再添加周线数据,因此当i % 2等于0时,d为日线数据,那么就计算MACD金叉指标;当i % 2不等于0时,d为周线数据,那么计算RSI指标。
在策略类的next方法中,定义买入卖出条件:
1 | def next(self): |
这里依然只对i % 2等于0的数据(即日线数据)进行条件判断,然后使用self.inds[self.datas[i + 1]][‘rsi’]的方式对周线技术指标进行访问。
当达到买入条件后下买单,订单将在第二天以开盘价成交。在计算买入仓位大小时,保证资金得到最大程度的使用。需要注意,如果是要对多只股票同时进行回测,这里需要做资金分配。
买单成交当天,下StopTrail卖单,当股价较最高收盘价回撤5%卖出(具体参加笔记20和笔记31)。这里使用close方法而不是sell方法,如果使用sell方法,股票将以1股1股的卖出,使用close则是全部卖出。
输出结果为:
1 | 018-05-15 BUY sz.000001 EXECUTED, Price: 11.18 |
两年间共有5笔交易,收益率为22.7%
总结
backtrader
可以通过加载不同周期的数据来实现多周期策略回测。
加载不同周期数据进行策略回测时,需要先加载小周期数据,后加载大周期数据。
在策略实现时,通过数据索引的取余运算来区分小、大周期数据。
多周期策略回测程序v1代码:
1 | # 多周期 |
量化专题——backtrader多周期回测 01